2025-10-12 11:25 点击次数:184
2025年9月底,美国大豆对中国的出口几乎停止,恰逢新一季大豆收获期开始。根据农业部的数据,2025年1月到8月,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仅为2.18亿蒲式耳,占总出口的29%。与去年同期相比,中国仍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,购买了126亿美元的大豆,而今年却一颗豆子都没买。这一变化不仅影响到大豆市场,也波及到整个农业出口,对华农业出口在前七个月下降了53%。美国农民原本期望能将一半以上的产量卖给中国,如今却面临着对华订单“零”的局面。
中国买家的转向南美趋势从2025年第二季度已经明显。巴西大豆出口量创纪录,满足了中国早季需求的95%。阿根廷也从中受益,至少有10船大豆运往中国,且中国买家赶上了阿根廷临时降税的机会。从2024年9月到2025年7月,中国从阿根廷和乌拉圭进口了500万吨大豆,这使得南美的出口量大幅增长。阿根廷的2024/25大豆出口量达到了六年来的最高点,中国买家还预订了243万吨阿根廷和乌拉圭的大豆,预计在2026年5月之前发货。总的来说,中国在2025年晚些时候将从阿根廷和巴西进口约1200万吨大豆。
中国为什么做出这种改变?关税壁垒是主要原因。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了20%的报复性关税,加上增值税和最惠国税,整体税率达到34%,使得美国大豆价格失去了竞争力。南美大豆不仅价格便宜,而且供应稳定。尤其是阿根廷降税后,中国买家迅速转向阿根廷。同时,巴西的港口和物流设施得到了升级,出口链条更加顺畅。结果,美国农民面临库存积压,价格下跌超过3%,他们甚至担心这些多出来的大豆没有地方存储。
展开剩余73%此时,美国政府面临停摆危机。9月30日午夜,国会未能通过支出法案,导致政府关闭。尽管如此,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依然被列为必要职能,关税征收工作不受影响。政府关门后,农民和企业面临更加艰难的局面。农民们表示,贸易战使他们处于两难境地,库存积压且难以出售。他们称,自去年以来,对华大豆销售下降了51%,损失了26亿美元。农业协会指出,这种新作物年里“零订单”的情况前所未有。过去,美国大豆占中国大豆进口的近一半,如今却被彻底挤出市场。
这一局面源于贸易战的影响。2018年,特朗普政府发动的贸易战使中国暂停购买美国大豆,导致美国农民库存积压,价格崩盘。恢复出口用了两年的时间,但南美早已开始抢占市场。2025年,情况再次重演。自2020年起,中国从美国大豆进口逐步回升,但仍未恢复到贸易战前的水平,这次又面临倒退。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4月2日启动了互惠关税行政令,利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为关税加码。7月31日,关税范围有所调整;9月5日,又进一步调整,建立了贸易协议实施程序。年初的2.5%关税逐步上升至18%,9月4日,总有效税率达到了17.4%,创下193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。
这些关税不仅对中国造成影响,也波及到欧盟和日本。9月25日,美国将对欧盟汽车进口的关税降至15%,但追溯至8月1日。此外,9月还对软木木材和家具加征了关税,木材为10%,家具为25%。这一系列措施导致美国每户家庭需要额外支付约1300美元的税费,也使制造业成本上升,尤其是中小型制造商,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。
政府停摆将进一步影响国际贸易。尽管海关仍继续征收关税,但其他相关服务可能受到影响,进口出口审批过程可能会变得缓慢。移民执法和边境检查工作得以继续,但网络安全局可能会停运,造成漏洞。民主党提出的支出法案未能通过,其中包含医疗补贴的延长条款。现在,政府关门从10月1日开始,国会需要尽快解决问题。
对于美国农民来说,最直接的打击来自于大豆主产区的订单空缺。正值大豆收获季节,他们的库存无法销售,急需寻找其他市场。然而,欧洲和亚洲的需求有限,农民们只能向政府呼吁干预,但关税政策依然没有松动。在政治层面,这种情况打击了共和党在农业州的选情,2026年中期选举前,农业州的支持率逐步下降。中国的这一策略非常精准,通过将农业进口作为“武器”,直接触及美国农业的痛点。
而在南美,情况则截然不同。巴西的出口创下新纪录,阿根廷也借此机会大幅增加出口量。南美国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,港口和铁路得到升级,物流系统变得更加高效。中国买家多元化了采购来源,这不仅降低了风险,也在谈判中占据了更多的优势。美国的大豆在全球市场的信誉逐渐下滑,买家开始寻找新的供应商,可能会导致美国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,经济复苏的难度也随之增加。
本来应通过关税收入来弥补预算赤字,但实际情况并未达到预期。随着经济放缓,税收收入下降,政府面临更大的财政压力。消费者物价上涨,CPI上升,生活成本增加。制造业停工潮加剧,工人失业。在政府停摆期间,国土安全部优先保护关税和移民工作,但其他部门则处于混乱状态,员工被要求无薪工作,士气低落。
发布于:天津市Powered by 体彩11选5显示屏价格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